
流量需求
生产规模考量:首先要根据洗砂厂的生产规模来确定渣浆泵的流量。如果是小型洗砂厂,每小时处理量可能在几十立方米,那么所需渣浆泵的流量相对较小;而大型洗砂厂每小时处理量可能达到几百立方米甚至上千立方米,就需要流量较大的渣浆泵。
工艺流程匹配:洗砂过程包括原料输送、污水循环和成品砂输送等环节,每个环节对流量的要求不同。在原料输送阶段,流量要能满足将砂水混合物从采砂场高效地输送到洗砂机;在污水循环环节,流量要确保污水能够及时从洗砂设备输送到沉淀池或过滤设备。
扬程要求
输送距离和高度:扬程主要取决于渣浆泵需要输送的距离和高度。如果从采砂场到洗砂机的输送距离较远,或者需要将砂水混合物提升到一定高度,就需要较高的扬程。
系统阻力考虑:除了输送距离和高度,还需要考虑整个管道系统的阻力,包括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。直管阻力与管道长度、管径、浆体流速和粘度有关,局部阻力主要来自弯头、阀门等管件。在洗砂厂的复杂管道系统中,这些阻力可能会比较显著。
浆体特性适应
固体颗粒粒度和浓度:洗砂过程中的砂水混合物含有不同粒度的固体颗粒,从细砂到较大的石块都有可能。渣浆泵需要能够适应这种颗粒分布。对于含有较大颗粒的浆体,要选择过流通道较大的渣浆泵,一般来说,泵的进口直径应至少是最大颗粒直径的 1.2 - 1.5 倍,以确保颗粒能够顺利通过。同时,浆体浓度也会影响泵的性能,洗砂过程中砂水混合物的浓度可能会因原料和工艺不同而有所变化,在浓度较高时,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抗堵塞能力和耐磨性的泵。
腐蚀性和磨损性:由于砂水混合物中含有砂粒,会对泵的过流部件产生磨损。此外,如果水中含有化学物质,还可能会对泵产生腐蚀。因此,要根据浆体的磨损性和腐蚀性来选择泵的材质。对于磨损性强的浆体,过流部件可选用高铬合金等耐磨材料;对于有腐蚀性的浆体,可采用不锈钢或内衬橡胶、陶瓷等耐腐蚀材料的泵。